茄子百科 手机版

苏轼被贬郁闷不已,写下首趣词发泄,竟无意间开创一种词的新写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07 12:34:56    

苏轼被贬郁闷不已,十分无聊,于是想自己和自己游戏。文豪的自娱自乐那也是颇有品味的,玩文字游戏,写一首趣词开心开心。既然要玩,就要玩个高难度。于是苏东坡想到了回文词。不过苏东坡的才华太厉害了,如果用全词回文的填词法,完全抑制了他的发挥。于是在琢磨了数月后苏轼灵机一动,居然在无意间开创一种词的新写法——句内回文。后来清代大才子纳兰性德也特别喜欢这种写法。不过写得最好的,还要数苏东坡这首《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代: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一般而言,回文词这样的更重技巧的作品,经典流传的很少。毕竟这只是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在宋代,回文词并不多见,《东坡乐府》存有七首《菩萨蛮》。这七首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

东坡的才华太盛,即便是如此“带着镣铐起舞”的回文词,也常常金句迭出,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十分精妙。

这首词据说苏轼琢磨数月才写就,笔力炸裂,短短几句写出宋词中最憨的男子。这个男子,或许也是旷达潇洒的苏轼的自我写照。那是一个惠风和畅的好天气,杨柳扶风,吹落庭院。风轻云淡,最宜贪那一晌眠。闺人昼眠,因为相思,因为百无聊赖,因为慵懒。人是因为风清,庭院寂静而入眠;人入眠之后,风显得更凄清了,庭院更显得冷清了。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因为薄薄的凉衫,一点香汗,顿觉清凉;因为薄薄的凉衫,一点香汗,顿觉幽香。这一语而双关的回文,亦妙。

红酥手端着冰碗藕,藕碗冰红了红酥手。不写闺女全貌,而只写手,令人浮想联翩。此句回文,未见妙处,但承上启下。这是苏东坡要蓄势,为最后的绝妙文字做一个铺垫。所以好词的节奏特别重要,如果这一句回文填的太满,最后的高潮部分就无法彻底。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妙之处。

在蓄势和延宕之后,最后一句可谓绝妙。郎笑藕丝长,多么可爱的郎君,多么憨。然而这样的郎,才最动芳心,让人最为怀念。神来之笔是“藕丝长笑郎”。其实藕丝通“偶思”,又想起了那个笑得憨厚的郎君。藕节同心,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

全词的闺怨主题,自此完成。这个生活细节,其实是闺女的想象。她的思念是那么真,生活的一个小细节,总能牵动无限思绪。她的怨又那么纯情,以一个“笑”字,涣然冰释内心的怨恨,转而为如藕丝般绵长的不绝的爱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