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保护原则是指 行政机关对做出的行为应当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如果确需变更,对于由此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补偿。这一原则体现了法治国家中法的安定性的基本要求,旨在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基于对行政机关的信赖而形成的合理期待和利益。
具体而言,依赖保护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行政行为一经作出,非有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撤销、废止或改变,即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或公定力。
行政机关撤销或改变其违法作出的行政行为,如这种违法行为不是因相对人过错造成的,要对相对人因此受到的损失加以赔偿。
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作出授益行政行为后,事后即使发现有违法情形,只要这种违法情形不是因相对人过错造成的,行政机关亦不得撤销或改变,除非不撤销或改变这种违法行为会严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机关只有在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且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或者具有依法可以撤销的情形时,可以依法变更、撤回或撤销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如果信赖利益受到损失,相对人可以通过行政途径和司法途径寻求法律保护,解决信赖补偿问题上的争议。补偿方式包括存续保护和财产保护,具体采用哪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总之,依赖保护原则是行政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旨在维护行政行为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的建立。
相关文章
人员配置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因事择人原则:员工的选聘应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因材器使原则: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工作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认识动态平衡的原则:在组织中,人与事的配合
信访答复的期限主要依据《信访条例》的规定,具体如下:一般情况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后,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 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复杂情况如果情况复杂,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且必须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重大、紧急情况对于可能造成
拆除违建所需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违章建筑的结构、面积、拆除作业的难易程度以及当地政府的执行力度等。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况和可能的时间范围:法律程序时间违章建筑拆除需要走一定的法律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听证、通知被拆除人限期拆除等。这些程序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来完成,
股份转让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自愿转让原则:股东有权自由转让其股权,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合法转让原则:股权转让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理价格原则:股权转让的价格应当合理,不能低于市场价,也不能高于市场价过多。禁止权
防法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名制原则:网络运营者在提供网络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否则不得提供服务。互联互通原则:推动不同电子身份认证技术之间的互认和通用,实现网络的无缝连接。关键数据评估管理原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国境内存储重要数据,如需在境外存储或向境外组织或个人提供,需进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