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百科 手机版

《中国国际知识产权仲裁年度报告(2024)》在重庆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0:12:00    

4月9日,2025知识产权争议解决论坛在重庆举行。现场正式发布《中国国际知识产权仲裁年度报告(2024)》(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是国内首部聚焦知识产权仲裁、具有开创性的系列研究报告,对加强知识产权仲裁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提升中国知识产权仲裁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应对新形势下对争议解决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年度报告由“境内外知识产权仲裁新发展”“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境内外知识产权仲裁案件概览”“重点行业的知识产权仲裁案例分析”和“数字产业的知识产权仲裁案例分析”五章构成,内容及时全面,呈现四大亮点:

年度报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境内外知识产权仲裁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立法政策动态和行业实践,并汇集了贸仲知识产权纠纷典型仲裁案件。在2023年度报告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境内外知识产权仲裁理论研究、法规政策、案件数据等方面的动态,凸显了年度报告的及时性、全面性,为持续跟踪知识产权仲裁动态、开展知识产权仲裁研究提供了全景式参考和多维度路径指引。

年度报告持续聚焦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问题,从知识产权权利性质出发,通过阐释知识产权仲裁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其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中独特优势,深入剖析用户对知识产权纠纷可仲裁性问题的关切,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推动知识产权仲裁运用提供理论支撑,对我国破解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难题、促进通过仲裁方式解决更多知识产权争议提供参考借鉴。

年度报告精选贸仲典型知识产权仲裁案例,沿用一行业(产业)一分析的编排体例,深度聚焦重点行业和数字产业两个方面七大领域。除继续深耕和追踪信息传输与通信业、制造业、软件行业、网游产业四大领域外,依据争议频发情况,本次报告新增特许经营、影视和电商三大行业,通过典型案例示例,归纳行业/产业知识产权纠纷整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实践总结,为相关行业/产业的从业者、投资者提示常见风险,提供实务指南。

此外,年度报告立足全球视野,充分梳理境外知识产权仲裁的立法与理论研究经验,对系统保护企业全球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仲裁制度、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以及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司法局和重庆市贸促会主办,贸仲知识产权仲裁中心、贸仲西南分会、重庆市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承办,协办单位包括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律师协会、重庆仲裁委员会,支持单位包括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中华商标协会、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政府机构代表、法官、仲裁员、公司法务、律师、高校师生等近200人现场参加。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