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百科 手机版

武汉天空上演24小时变三色!这场风带着雷暴,一路狂奔抵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0:20:00    

从4月10日15时至4月11日11时许,湖北多地连发80条预警,11日午间午间,武汉下起倾盆大雨,伴随雷声轰鸣。从11日的武汉天空上演变暗变黑再到变黄,有网友表示:武汉的天24小时变了三个色!


中央气象台4月12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和大风橙色预警。


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4月12日08时至13日08时,内蒙古西部、新疆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陕西中南部、山东东部和南部、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广西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四川盆地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等地局部有沙尘暴。



预计,4月12日08时至13日08时,东北地区、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四川盆地等地有5~6级大风,内蒙古、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北、黄淮等地有6~8级大风,阵风9~11级,其中,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等地局地阵风可达12~13级;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渤海南部、渤海海峡、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10级、阵风11~13级。



据长江日报消息:4月11日13时,武汉的天空一秒突变,伴随着倾盆而下的大雨,天空如打开了鼓风机,送来阵阵凉风。


当天18时,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五项预警:强对流、大风、暴雪、暴雨、沙尘暴。一场范围广、强度强的大风天气正在影响我国,周末将席卷大半个中国。


这场横跨中国南北的极端天气究竟如何形成?又将带来哪些影响?记者采访气象专家一探究竟。


这是一股什么风?


中央气象台11日18时发布的大风橙色预警显示,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等地局地阵风可达12~13级。


“每年春季,气温总体趋势是逐渐回暖,但是冷空气仍然会比较活跃,较强冷空气南下时,冷暖空气的对峙往往会比较剧烈,形成比较强的气压梯度,导致地面大风的产生。”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


春季是大风频发的季节。每年4月,华北、黄淮会出现10到11级的阵风,但超过12级的大风并不多见。此次大风的强度和范围都超出了常规水平。


它是如何形成的?专家解释,主要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与南海北上的暖湿气流在黄河流域激烈碰撞导致。


可以说,雷暴大风是冷暖气流对撞产生强烈上升气流形成的“空中瀑布”;暴雪是冷空气突袭东北,将降雨“速冻”;沙尘则是经历暖冬的内蒙古草原恰巧解冻,表层细沙被风卷起。


为何能日行千里袭扰武汉?


4月10日上午,北京提前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预警时段为11日17时至12日20时。这是北京历史上首次发布的大风橙色预警。


11日17时开始,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开始出现大风天气。同一时间,武汉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未来3小时,中心城区、东西湖区、武汉经开区、蔡甸区、江夏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部分街道(乡镇)将有70毫米以上降水,最大小时雨强30—50毫米,伴有雷电,阵风7—9级。


按照预计,大风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经过宁夏、北京、武汉等地区,最终影响华南地区。武汉将在12日凌晨迎来大风。具体为:偏北阵风7—9级,江河湖库及山地周边阵风10—11级。


大风怎么跑得这么快?


专家分析,目前大气环流条件有利于冷空气快速南下,导致大风快速移动。且此次冷空气强度大,所以气流移动更快。加之中部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减少了大风南下的阻力,所以它能一路狂奔。


体重低于百斤真的不能出门吗?


阵风风力10—11级是什么概念?


根据我国的风力等级划分标准,8级的风就被称为“大风”,可以吹断树枝。9级的风被叫作“烈风”,可以对房屋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10级风是“狂风”,已经可以将树木连根拔起,也可以吹倒房屋。11级以上的风在陆地很少见,被称为“暴风”。12级就是“飓风”。而13级风的风速可达每秒37.0米至41.4米。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阵风与平均风力不同,它是短时间内风速突然加大,也就是一瞬间的威力。


有专家提醒:体重过轻或较轻者不要出门。其实,无论何种体重,市民都应在大风时段尽量减少外出,特别要避免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家中置于阳台、窗外的物品应尽快固定或移入室内,防止被大风吹落。驾驶车辆的司机,则应减速慢行,增加与前车的距离,防止追尾事故。在桥梁和开阔地带,注意防范横风、侧风。


气象部门预计,此轮降水影响时间不长,周六晚,大风过境。周日,偏南风登场。


虽然此次大风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大风频次明显增多。气候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任国玉解释,这是因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高空大气环流的波动明显,东亚地区的温带气旋和东北冷涡事件出现更多导致,“地面冷暖空气南北交换更加频繁,所以2010年以后,大风天数明显增多”。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长江日报、中央气象台等

微信编辑:魏国峻

审核:凌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