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百科 手机版

“科技初创通”助2516家深企获贷27.5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7:05:00    

2025年4月23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联合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深圳金融运行情况及在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以及跨境金融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成效。截至一季度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23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为1.27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1.90万亿元,均居全国各城市前列。

一季度末商业银行

发放碳减排贷款金额达180亿元

深圳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成果丰硕。通过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支持“两重两新”(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新兴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已落地贷款金额超过300亿元。同时,推动“腾飞贷”“科技初创通”等特色品牌增量扩面,其中24家银行为82家企业通过“腾飞贷”模式发放贷款24.5亿元,“科技初创通”则助力2516家企业获得贷款27.5亿元。

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透露,截至2024年末,该行服务科企超16万户,科技贷款规模近6000亿,其中服务深圳科技企业近2万户,覆盖率超50%。该行还推出了“科创贷”等专属融资产品。

深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该行全力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已超300亿元,同比增长25%,服务深圳市超五分之一的科技型企业。

在绿色金融领域,深圳同样走在全国前列。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金额达到180亿元。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地方金融局印发《推广“降碳贷”业务模式的工作方案》,累计授信3.8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作为绿色金融的积极践行者,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超1300亿,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从2019年末的3%增加至18%。

截至一季度末,“个体通”“小微通”“深质贷”等普惠金融产品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过11万户,提供授信近20亿元。针对“无贷户”融资难题,联合部门印发《“跨越贷”试点方案》,17家企业获批贷款4880万元。

已在深圳市推出7批次

共15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开展“数字金融”主题工具、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已在深圳市推出7批次共15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其中4个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项目。

深圳地方征信平台通过归集共享37个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近27亿条涉企信用数据,构建了多层次数字金融产品体系。

截至一季度末,平台累计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390亿元,其中87%为信用贷款,累计服务25万家企业获融资,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跨境理财通”2.0落地以来

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2.7万名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通过深化政银企协同合作、打造跨境金融服务标杆等措施。截至今年3月末,深圳辖内超1500家企业享受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的便利化政策红利,业务规模超1400亿美元。

在跨境理财通方面,自“跨境理财通”2.0落地以来,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2.7万名,跨境收付合计420亿元,较1.0时代增长超6倍,占大湾区的比重近五成。

据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拓展银行跨境电商结算渠道,支持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电商出口收汇。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服务21万家企业,业务规模529亿美元。支持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跨境电商外汇业务,服务商户1.3万家,业务量居全国前列。支持外贸新业态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结算金额达1.2万亿元。

截至3月末已为港人代理

见证开户超40万户

深圳着力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优化支付服务,提升外籍人员在深支付便利性。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超4.4万商户可刷外卡,4156台ATM机支持外卡取现,1645个银行网点、37家兑换特许机构网点可兑换外币,发放数币硬钱包近3万张,兑换零钱包34.96万个。2025年1至3月,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8.09%、34.74%,支付环境的优化为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持续推广港人代理见证业务。近期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新增3家银行开展该业务,目前共有8家银行的近400家香港见证银行网点可办理,截至2025年3月末,已为港人代理见证开户超40万户,累计交易近320亿元,占大湾区九成。

同时,打造181家外语服务标准化样板网点。建设2个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支付、文旅、通讯等五大板块服务。截至3月末,支付板块受理业务咨询5258人次,业务办理683人次。指导财付通创新推出“来华零钱包”,优化“外包内用”“外卡内绑”,在罗湖区、河套首批落地,推动10家境外钱包在境内上线。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