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百科 手机版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就“对等关税”发表声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1:17:00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健康要闻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就关税发表声明4月5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就美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一事发表声明:全球民众的健康权益不应受到不公平贸易措施的侵害,坚决反对美国采取的单边贸易霸凌行为。我们坚决支持中国政府采取的反制措施,并将与全球各国医药行业一道,维护全球医药企业的合法权益,共同促进这一重要民生行业的健康发展。

河北推动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康养 4月5日,据“石家庄卫生健康”公众号,河北省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紧密型医联体统一管理,实行按照病情需要和资源分布双向转诊。2020年河北省启动社区医养能力提升行动,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拓展医养综合服务功能,524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中国援缅第三批救灾物资抵达 当地时间4月5日中午,中国向缅甸提供的第三批抗震救灾援助物资抵达缅甸仰光。3月28日,缅甸中部地区发生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多支中国救援队伍已先后抵达缅甸,开展救援工作。物资方面,中方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

医疗医药

后循环卒中溶栓时间窗可延长至 24 小时4月3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浙大二院楼敏教授团队的一篇论文,这项改写脑卒中(又称脑梗)治疗历史的突破性研究证实,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时间窗可从传统的4.5小时大幅延长至24小时,患者90天治愈率提升53%。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鼾症专病门诊”4月5日,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消息,该院自4月7日起开设“鼾症专病门诊”,集中西医诊疗优势于一体,由呼吸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内科专家团队联合,从病因筛查(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到并发症管理(如代谢综合征),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纳米硒为胸膜间皮瘤治疗提供新策略4月5日,据“南山呼吸”公众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汪金林教授团队与暨南大学陈填烽教授团队联合,应用纳米医学的技术,改善间皮瘤患者胸腔积液内复杂的微环境,纳米硒在激活NK细胞并增强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陕西首例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4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消息,该院血液内科为4岁患儿晨晨(化名)经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顺利出院,成为陕西省首例成功完成该疗法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移植后仅13天,晨晨的各项指标保持稳定,顺利出仓。

浙江浦江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4月5日,据“浦江发布”公众号,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将“全国名医来金坐堂”项目列入民生实事,浦江县老百姓在家门口也享受到这项健康服务。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张骞是来金华坐堂的名医之一,他在县人民医院已开展两台“三孔法腹膜外途径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手术。

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张骞(右三)在浦江县人民医院为患者行“三孔法腹膜外途径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手术。“浦江发布”公众号图

广东四会设立“平价药品专柜”4月5日,据“四会发布”公众号介绍,广东四会首批“平价药品专柜”在四会市的部分药房上线,药房设定的“平价药品”集中在“平价药品专柜”上,药品类别涵盖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心脑血管、降糖降脂等,在方便市民购药的同时,也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社会热点

4月4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今年单日新高4月5日,据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4月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009.3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运输安全平稳有序。4月5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55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622列。

安徽淮南调查“一职工维权被强制送医治疗”事件4月5日,据“淮南发布”微信公众号,安徽省淮南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称,针对媒体报道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职工张某反映工伤待遇、2024年6月被强制送医治疗等问题,已成立由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等多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

春季时令食材面点受青睐4月5日,央视新闻报道,春季时令食材制作的面点受到食客青睐。在上海静安区一家老字号面点店的青团档口,从3月中旬起就排起长队,这两天每天的销量在10万只左右。另外,草头、荠菜、马兰头这类春季绿叶菜制作的馒头点心也受欢迎。

深圳地铁辟谣“发生踩踏”4月5日,“深圳地铁”微博发文辟谣“深圳北站地铁站发生踩踏”。4月3日18时50分,由于有乘客手提行李不慎掉落,前方乘客见此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导致车站电扶梯出现客流拥堵。车站于2分钟后恢复正常运营秩序。事件未发生人员踩踏,无人员受伤。

遗体整容师帮逝者走完最后一程在外界眼中,遗体整容师,这份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工作既特殊又神秘。他们用双手还原逝者面容,重塑告别的尊严。对得起逝者,对遗体整容师而言,并不是简单化个妆,而是要让逝者以最契合生前的模样,“体面”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视频自新华社

技术、心理需求推动AI“复活”逝者 4月5日,据央广网报道,清明节期间,在多个电商平台,仅需一张照片和文字信息,即可实现让照片中的人动起来,不仅开口说话,还能复活原声。“AI复活亲人”现象的兴起,得益于技术、心理需求与社会趋势的共同推动。

4月6日起我国多地气温冲高4月5日,据“中国天气”微博消息,4月6日之后,中东部最高气温25℃以上区域明显扩大,部分地区可达30℃以上。4月6日到10日,北方不少地方气温将创今年以来的新高,大城市中哈尔滨9日21℃、呼和浩特6日22℃,都将是今年首次上20℃。

健康提示

高血压药不能吃吃停停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副主任药师曾卫华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发文表示,用药之后血压正常了,并不是高血压被治愈了。如果停止用药,药物被代谢掉,血压重新升高,又会对机体造成伤害。药物吃吃停停,血压大幅波动,非常危险,想维持药物的效果,就需要长期规律服药。

跟腱断裂早期别急于走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专业副主任医师汪洋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发文表示,跟腱断裂早期,患处比较脆弱,此时走路会加重疼痛,还会导致跟腱损伤程度加深,不利于身体恢复,不能急于走路。积极治疗并配合后期康复治疗,跟腱基本恢复,可以正常走路。

针刺拔针出血正常吗?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秦敏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发文表示,一般来说,按照经络穴位进行针刺,拔针的时候很少出血。个别时候,针刺的位置挨着毛细血管,会有一点出血,也是正常的,不用紧张,用棉签压住,身体机能正常的话,血小板很快会发挥作用,起到止血作用。

精彩视频

用AI打开《清明上河图》清明假期,为你解锁一个清新与热闹的奇妙春之旅程。用AI打开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感受古人热闹的CityWalk!

情绪低落时学会自我调整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姜林凯发视频介绍,当情绪低落时,要学会自我调整,告诉自己:“心情愉悦是大补,情绪低落是大伤,绝不能不开心,因为我们不开心时很多疾病会找上门。路不好时就歇歇脚,路不通时就要学会转弯。这都不叫事,没什么大不了”。

责编:乔靖芳

主编:林敬

校对:李益萌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