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动脑就累,没躺倒就睡。分明在鞭策自己咬牙坚持和努力拼搏,但就是动不起来。
这种做什么都觉得很累的状况,可能并非你意志薄弱,也不是生性懒惰,而是能量条早已触底,“隐性疲劳”正在悄然堆积。
“疲劳”是身体“缺电”了
“疲劳”与“疲劳感”是两个概念。疲劳是实际中的损耗,疲劳感则是大脑感知并传达到意识层面上的信号。
人体的运转就好比充能电池,24 小时都处在“充能”和“耗能”的动态平衡中。疲劳就相当于用掉的电量,用得越多,就越疲劳。疲劳感则是提醒你电量多少的表盘,电量越多,疲劳感越弱;电量越少,疲劳感越强。当电量跌入临界点,数值显示由绿转红时,身体就会向大脑发出警告,提醒该进入“省电模式”并及时充能。
“隐性疲劳”的恐怖之处:
不知道自己累了
在正常情况下,疲劳感确实能够作为我们身体状态的一个较为准确的指标,反映出疲劳的程度。然而,疲劳感与疼痛感类似,它是一种融合了生理、心理、文化等多维度因素的主观体验,因而它并不总是准确无误的,反而常常会出错。
一个人对疼痛的感知力和忍耐度具有适应性和可塑性。当个体反复暴露在某种疼痛刺激下时,他们的神经系统会逐渐适应这种刺激,会变得越来越不怕疼,越来越能忍受痛,以至于对疼痛的感知力变得不敏感。
类似地,当一个人长时间处于“高消耗、低补充”,电量从未满格,数值常常赤红的状态时,就会忘记了“不疲劳”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以为自己血条已经加满,却没意识到 100% 只是虚标,实际电量只有 70%;你以为自己加个班耗掉的是 5 格电,只要睡一觉就能补回来,实际上电量快消耗殆尽,电池也严重损耗,需要一个长假来休养生息。
疲劳感的阈值就在生活中的点点忍耐和忽视中渐涨,导致即使疲劳已经累积到了很高的程度,也仍旧无知无觉。
很多人选择喝咖啡、奶茶来对抗疲劳,这让本来接收到身体发来“电量低”信号的大脑,因为咖啡因、尼古丁和高糖高脂的冲击,多巴胺快速分泌,暂时提高了大脑的兴奋度,拦截了大脑对疲劳信号的加工和传达。
这种状态下,人们会误以为自己满血复活,精力充沛。殊不知,电量依旧触底,疲惫仍未消除。这种短暂的兴奋只是掩盖了身体的疲劳警告,让大脑对疲劳变得迟钝,甚至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以为是满电满血,把身体置于“低能量、高运转”的极限状态下,不仅加剧疲劳累积,更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与疼痛感保护我们免受伤害一样,疲劳感也是为了保护我们避免过度劳累。
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隐性疲劳”?
当身体处于隐性疲劳状态时,它同样会发出预警信号。因此,了解并识别“隐性疲劳”的预警信号,我们才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身体陷入崩溃的边缘。
1 经常脑雾,难以专注
当我们感到大脑反应迟缓、思考卡顿、记忆掉线、注意脱轨,仿佛大脑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中,就像进了水又像抹了糊一般,这时我们其实可能已经陷入了“脑雾”状态。
脑雾和隐性疲劳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能互为表现,即脑雾可能是隐性疲劳的一种外在体现;同时,它们也可能互为诱因,即隐性疲劳的状态可能加剧脑雾的症状。
2 烦躁不安,容易厌烦
“烦躁不安”是隐性疲劳的一种典型表现。当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心烦意乱,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为小事而生气或不安。这种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使人难以保持平静和专注。
同时,“容易厌烦”也是隐性疲劳的一个常见症状。由于大脑功能受到疲劳的影响,人们可能会变得容易对事物失去耐心和兴趣,即使是平时喜欢的事情也可能变得无趣和令人厌烦。这种情绪状态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疲劳感,形成恶性循环。
3 中途入睡,半夜起床
当你发现自己在进行一些日常活动时,如看电视、坐地铁等,会不自觉地入睡,甚至在醒来后发现已经多坐了一站或多看了几集节目,这很可能表示你的身体已经过度疲劳。这种“中途入睡”的现象,在脑科学中得到了证实,是大脑在疲劳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强制休息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因此,与其说是睡着,不如说是昏厥。这种现象尤其需要注意,因为它可能意味着你的睡眠质量也在下降,而睡眠质量的下降又会进一步加剧疲劳感,形成恶性循环。
累到极致反而睡不着,疲劳到极致往往睡不好。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在半夜醒来,并且不是因为需要上厕所或其他生理原因,那么这也可能是隐性疲劳的一个信号。这种情况通常与睡眠障碍有关,可能是由自主神经积累的疲劳导致的睡眠周期紊乱。
4 口臭体臭,疱疹长痘
当身体陷入隐性疲劳状态时,代谢水平可能会显著降低,这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唾液分泌量降低,口腔内的细菌在口腔内迅速繁殖,进而分解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产生具有臭味的气体,从而引发口臭。
此外,代谢水平的降低还导致营养物质的代谢不完全。这些未被完全代谢的营养物质在体内积累,形成包括乳酸、尿素、氨等在内的具有臭味的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可能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与皮肤上的细菌相互作用,产生令人不悦的体臭。
关键的是,随着身体状态持续下滑,免疫也将显著降低,炎症就会活跃崛起来。这常常伴随着痘痘、粉刺等皮肤问题的出现。更为严重的是,体内寄生的疱疹病毒可能会因此变得活跃,从而在口唇、腋下等部位形成水疱,这无疑是隐性疲劳的又一显著且不容忽视的预警信号。
什么是应对“隐性疲劳”的良药?
感觉“累了”是正常的,“隐性疲劳”的根源在于“耗能”过度与“充能”不足的长期失衡,以至于大脑对“疲劳”失去敏感,对“不疲劳”丧失感知。
要打破“隐性疲劳”的束缚,我们需要找到方法,在高强度的“耗能”下实现高效地“充能”,或者通过降低“耗能”以确保“充能”能够及时跟上。
1 睡眠是最好的充能方式
众所周知,优质睡眠是高效充能、恢复元气的黄金法则。说一千道一万,确保拥有优质的睡眠无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 降低耗能:人生需要“松弛感”
在无法保证高效“充能”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耗能”变得尤为关键。在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后,身体和大脑的能量利用会变得低效,就像空转的轮胎,没有向前挪一步,却耗能又损伤自己。
因此,适当地放松,保持工作和生活的松弛感,则能减缓疲劳累积的速度。给身体和大脑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让它们从紧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恢复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休息,不是抽空打游戏、刷视频。实际上,全神贯注地沉溺游戏、兴致盎然地猛刷视频只会让你的疲惫累积,雪上加霜。因为,只要有信息输入,大脑就没法停工。
我们可以做一些低信息输入、低精力消耗的事情,比如站一站、活动活动筋骨,走一走离开屏幕的方寸世界,看一看窗外的蓝天绿草,撸一撸可爱的小猫小狗,抱一抱亲密无间的孩子爱人。学会转移目标,转换心情。远离“隐性疲劳”,就是要放下紧迫感,保有松弛感。
来源:科普中国
相关文章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动脑就累,没躺倒就睡。分明在鞭策自己咬牙坚持和努力拼搏,但就是动不起来。这种做什么都觉得很累的状况,可能并非你意志薄弱,也不是生性懒惰,而是能量条早已触底,“隐性疲劳”正在悄然堆积。“疲劳”是身体“缺电”了“疲劳”与“疲劳感”是两个概念。疲劳是实际中的损耗,疲劳感则
4月18日下午,有网友发文,网红孙恩盛在近日直播中突然出现缺氧和躯体化反应,全身软绵无力止不住的手抖,有医生粉丝说这是呼吸性碱中毒。相关消息一出,直接冲上了热搜第一!截至4月18日,孙恩盛在抖音拥有741.0万粉丝。呼吸性碱中毒你听说过吗?此前,出演热播剧《一念关山》的女演员何蓝逗也曾自曝自己情绪激
近日一女子在夜间乘车时突然脱掉上衣、裸露身体吓坏了的网约车司机连忙向衡阳县公安接警求助4月8日晚上8点半左右,衡阳县公安局石市派出所接到网约车司机孙某报警称,车上一女乘客,突然脱掉上衣、裸露身体。其提醒该女乘客注意安全和行为,但是该女乘客置若罔闻,依然继续不雅行为。接警后,值班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在询
□苏胜露(广西民族师范学院)4月11日,广东深圳有网友爆料,称深圳某绿道上铺设密密麻麻的减速带,如同“搓衣板”一样密集,对骑行和步行的市民带来了诸多不便。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工作人员回应,绿道暂时仅供市民散步和慢跑,暂未开放骑行功能铺设减速带的路段。因为该路段为陡坡路段,遇到雨天会容易湿滑,存在较大
在中医调理的世界里,常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健康难题。今天,咱就来唠唠一位粉丝的真实经历,或许能给不少被痰湿体质困扰的朋友一些启发。有这么一位 30 岁的年轻小伙找到我。初见他时,就能明显看出他脸上油光闪闪,仿佛刚从油锅里捞出来一般。跟他一聊,才知道他平时痰多,总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堵着,吐也吐不完。而且整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男子为限高人员倒卖车票获刑 04-19
2 人人人人人!深圳一口岸单日入境客流创下历史最高 04-19
3 报告:高金融素养人群总体持仓时间更长 04-19
4 共赴花海之约!2025黄尖牡丹艺术文化月盛大开幕 04-19
5 连云港市东海县水晶城派出所:服务有温度 护航有力度 04-19
6 北京电影节推动“票根经济”,打造电影嘉年华 04-19
7 一中国公民在日本滑雪场意外死亡 我领馆发布提醒 04-19
8 全国首创!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秘书处项目实现三维空间“交地即交证” 04-19
9 1996年的今天丹尼斯-斯科特命中11记三分,创当时的历史纪录 04-19
10 美的集团副总裁广交会“出道”拍视频,这波操作你打几分?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