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百科 手机版

乌鲁木齐传统企业加快“智”变转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1:43:00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底蕴深厚,韧性绵长。这是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典型特质。

  如今,乌鲁木齐传统制造企业与科技创新、云计算、大数据等不断融合,重塑了工厂的生产、管理场景,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取得实效。

  创新“变量”, 企业发展“增量”

  以创新之钥,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门。乌鲁木齐传统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撬动企业发展“增量”。

  4月10日,在新疆交投交安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卷卷钢材经过物理除锈工艺后,正在被加工成第四代高速公路护栏。这种采用环氧锌基聚酯复合粉末涂层的新产品,不仅更加环保,使用寿命也比前三代产品延长了5年-10年。

  新疆交投交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马鹏说,第四代护栏能很好地适应高温、强紫外线、碱盐等,公司产品供应疆内各地州,其中主要供应S103项目、G30哈密至吐峪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

  作为新疆首家大规模生产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护栏的企业,该公司今年一季度产量达9592吨,同比增长356%。目前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保障订单按时交付。

  在乌鲁木齐,还有很多传统企业不断创新,积极唱响转型升级“进行曲”。

  在一瓶辣椒酱里加入三文鱼?这是一场美食的奇幻冒险。

  新疆西尔丹食品有限公司研发的三文鱼辣椒酱,一上市就迅速走红。三文鱼辣椒酱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三文鱼全新的食用方法,也让大家品尝到独具新疆特色的辣椒酱产品。

  作为“链主”企业,新疆西尔丹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辣椒从培育到研发,再到种植、加工、销售的全过程。围绕辣椒这种农作物将其“吃干榨尽”,“西尔丹”也成长为中国驰名商标,其创新性推出的炒制法辣椒酱,填补了行业空白,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转型加“数” ,产业焕新加速

  乘“数”驾“云”,乌鲁木齐传统企业借助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

  在甘泉堡新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智慧能源”指挥中心,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与激光甲烷云平台正在对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内85公里的天然气管网运行状态进行全天候双重智能化监测,企业目前已经构建起了从监测到预警再到处置的全链条智能管理体系。

  甘泉堡新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合盛调压站站长陈磊说,他们共设置了246个监测点位,这些点位都是根据场站可能发生泄漏的风险点来设定的,以确保发生泄漏时能够迅速精准定位。

  目前,该公司正加快推进“智慧管道”建设,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天然气供气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风险预警和高效运营,不仅保障了园区40多家企业和1000多户居民的用气安全,更形成了可复制的能源管理新模式。

  越来越多的“乌鲁木齐制造”插上“数字化”翅膀,转型“乌鲁木齐智造”,让制造业实现“加数前行”,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融合化创新。

  中通服公众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的牵头单位,截至目前,公司已助力3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公司来自“两重两新”领域旺盛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不断加大,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0%以上。

  “变身”之旅,探索“星辰大海”

  一块“煤”能衍生出哪些神奇?

  从燃烧取暖到穿戴在身、食其入喉,乌鲁木齐企业凭借技术材料工艺的创新,以及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成功让煤奔赴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4月10日,在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通过现代煤化工工艺,装置“吃”进去的是黑色煤炭,“吐”出来的是一粒粒“白米”。这些由黑色煤炭变成的外观如同白色“米粒”一样的聚丙烯、聚乙烯,已经出口到中亚市场。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业务经理刘义说,这些产品销售到下游,可生产汽车保险杠、冰箱外壳、一次性餐盒、医用注射器、口罩熔喷布、保鲜膜等上百种产品。

  在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活性炭分公司,黑色煤炭变成了高性能活性炭产品,价值翻了数倍,产品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和工业污水净化印染废水脱色、食品加工脱色等多个领域。

  公司生产车间主任赵晔说,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下游企业,用于装填过滤池、过滤罐等,成为“万能吸附剂”、“空气净化卫士”、“水质净化能手”等。尤其是企业生产的食品脱色活性炭已经达到食品级标准,不但对食品拥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还具有高安全性。

  目前,乌鲁木齐企业正在不断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注重价值链、创新链,集成创新一批前沿科学技术,大力研发新的煤基新材料。

  作为新疆大型煤制烯烃企业,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紧紧围绕煤制烯烃产业链,开发更多高端聚烯烃产品,推动煤制烯烃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