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安家庭农场水稻育秧大棚里绿意盎然。本报记者 梁金池摄
□本报记者 梁金池
谷雨时节,祖国版图上极东极北的龙江大地热闹起来,农事生产由南到北渐启。作为省内较早开启“春耕模式”的地区,哈尔滨市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4月17日,记者跟随全省春耕生产暨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会议参观团,走进五常市和双城区,亲身体验春耕的魅力。
这个春天,“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市处处散发着“米香味儿”。汽车驶进位于五常市常堡乡南岗村的星安家庭农场,41栋水稻育秧大棚映入眼帘,“米香味儿”便来源于此。记者观察到育秧大棚内绿意盈盈,秧苗长势健壮,叶龄普遍已达到2叶1心。
星安家庭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他们围绕水稻秧苗叶龄进程开展秧田标准化管理,这里41栋水稻育秧大棚内全部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控制卷帘器,能够实时监测和管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进行喷淋、调酸、防病、除草等标准化管理。
在水稻育秧大棚最边上,水稻智能化暗室育秧工厂里机声隆隆,这里是水稻秧苗的“出生地”。几位工人正在全自动供盘机前忙碌着,撒底土、播种、浇水、覆土、叠盘码垛,整套流程流水线式作业,一气呵成。随后,罗列整齐的育秧盘会被“关”进“小黑屋”。这个“小黑屋”内温度在30℃-32℃之间、湿度在60%左右,秧苗经48至60小时可以达到立针期,长到1厘米时会被移出暗室,在室内常温条件下炼苗,再进入大棚管理。
“这批水稻秧苗在3月29日进行温汤浸种和双氧催芽,3月31日进行暗室叠盘育秧,4月4日就移入育秧大棚进行标准化管理了,育秧效率很高。”星安家庭农场负责人说,这里每年可生产标准化水稻秧苗15万盘,用于供应本地水稻种植。
双城区幸福街道久援村的旱田地块同样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此时,一台气吸电控播种机正在进行玉米播种展示,播种机所过之处,一条大垄上被整齐地撒下2行玉米种子,同时完成了滴灌带的铺设工作,并在播种结束后进行镇压和滴灌浇水。
“玉米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实现精准调控玉米生长。滴灌带能够将水分和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水分利用率可提高30%至50%,肥料利用率可提升20%至30%。”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杜滨介绍,此技术还能避免因过量施肥和灌溉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繁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双城区幸福街道庆城村的大豆单产提升示范区现场。哈尔滨市东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他们今年采用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种植1000亩大豆,亩均播种密度达1.5万株,这比常规小垄种植要增加0.3万株。播种密度的增加,带来的是产量的提升。示范区预计亩产达250公斤,比常规小垄种植大豆亩均增产50公斤,亩均增加效益210元。
眼下,黑龙江的春耕生产图景即将全面展开。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马晓非介绍,我省今年春耕生产主要是推动以大垄密植技术为重点的大面积单产提升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力争一、二积温带在5月10日左右完成大面积旱田播种,三、四积温带在5月20日左右完成旱田播种,5月25日前完成水田插秧,确保各种作物全部播插在最佳丰产期,为今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600亿斤以上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星安家庭农场水稻育秧大棚里绿意盎然。本报记者 梁金池摄□本报记者 梁金池谷雨时节,祖国版图上极东极北的龙江大地热闹起来,农事生产由南到北渐启。作为省内较早开启“春耕模式”的地区,哈尔滨市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4月17日,记者跟随全省春耕生产暨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会议参观团,走进五常市和双城区
【来源:浙江省林业局_国内外动态】“采挖竹笋可是个技术活,既要保证竹笋完整,又不能伤到周围的笋芽。”在江西省进贤县前坊镇雷竹生产基地,雷竹种植户汪惟正一边观察雷竹的长势,一边指挥工人采挖。在他身后,近千亩雷竹林翠绿茂盛,一根根鲜嫩的雷竹笋破土而出。汪惟正是前坊镇的一名雷竹种植户,接触雷竹种植10余年
初春,乍暖还寒,35岁的李成鹏在温室大棚里正弯腰查看草莓苗的长势。半旧的绿色工装、朴实的外表,这位看似普通农民的青年,实则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长春奢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掌舵人。他在农业领域默默践行着雷锋精神,书写了一段段感人的奋斗故事,前不久获评第二批吉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20
大棚里的樱桃颗颗饱满透亮(4月10日摄)。记者 李鲲鹏 摄4月10日,走进灵武市崇兴镇田间地头,户外一片春意盎然,大棚里果香阵阵。樱桃树头挂满红果,港菜基地绿意葱茏,两个特色产业交相辉映,成为崇兴镇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作物,崇兴镇正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新路径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郭卫卫 通讯员李鑫琦、陈光新)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记者走进平定县张庄镇宁艾村的大棚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农业大棚,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花卉种植大棚内,一幅绚丽的田园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红色、黄色、粉色的非洲菊争相绽放,变身朵朵“致富花”,交织成一片花的海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