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高会权 张少伟
4月9日,清晨的阳光洒在平顶山市石龙区何庄社区“说理堂”的青砖墙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桐城六尺巷的语录在晨光中格外醒目。村民何老四大爷坐在老式圈椅上,正和邻居老王讨论着宅基地纠纷。这场景,与三年前“村部没人办公,干部上班就是干架”的混乱判若云泥。
何庄社区村干部何香正在“说理堂”调解邻里纠纷
这个曾6次被授予黑旗、信访不断的“问题社区”,如今成了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单位,连续40多次在全区观摩中扛回红旗。变化的关键,在于选对了“领头雁”——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二明。
“头雁”破局:从“乱麻”到“棋盘”
2021年,王二明临危受命。面对派系林立、环境脏乱的烂摊子,他带着工作组走街串户,在村民家开了12场座谈会。“以前村部像战场,现在干部带头扫大街!”村民李海燕感叹道。
王二明立下“铁规矩”:支部吸收党员不沾亲,低保户评选不徇私,60多个低保名额中没有一户与他沾亲带故。
他推行“胡同长”制度,选取15名热心村民担任“小巷总理”,谁家吵架、垃圾乱堆,胡同长第一时间调解;创新“一元花”制度,村民每种一盆花,就可以换取1元钱,如今的村庄花团锦簇,每一户都是“会呼吸的花园”;更绝的是“一元卫生费”,每户每年交一元卫生费,专款专用聘保洁,此外还有污水沟治理、柏油路铺设等民生工程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实惠。
“说理堂”里的智慧:从“对抗”到“对话”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说理堂”门口的对联,道出了社区治理的秘诀。王二明把村部改造成调解室,摆上煤油灯、老烟袋,墙上挂着三尺巷典故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尺巷的讲话。村民有矛盾,先来这里“唠唠”。
80多岁的何涛伟和邻居因宅基地闹了十年,在“说理堂”里,王二明搬出《民法典》,又讲起六尺巷的故事:“老祖宗能让三尺,咱新时代更得讲文明!”最终双方各让半米,握手言和。这样的场景每月都在上演,“说理堂”成立以来化解矛盾30多起,省人社厅领导点赞其为“基层治理教科书”。
“共建共享”激活自治细胞
傍晚的文化广场上,大众曲剧团正在排练新戏。这个由村民自发组建的剧团,三年来演出200多场。王二明趁热打铁,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青春舞蹈队,两届春节联欢晚会吸引周边县区2万多人观看,成了“网红村”。
村民带着孩子在广场游玩
更实在的是民生账本:2座标准化厂房解决就业,3个灌溉水井保障农田,5处游园、2600米污水沟治理、58盏路灯……这些数字背后,是居民从“旁观者”到“建设者”的转变。村民王耀玉义务当起“花匠”,带领10位老人管护村内绿植;年轻人自发成立6人的“护河队”,每周清理河道垃圾。
“小社区”的“大能量”
如今的何庄社区,不仅是全市基层治理标杆,更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活教材。“一元花”“胡同长”制度被平顶山市委组织部推广,“说理堂”经验也被全区推广。王二明也获评市级劳动模范,老百姓送他外号“铁包公”——“不贪公家一分钱,办事公道得很!”
四年来,何庄社区在全区人居环境观摩中,已获得40多面流动红旗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只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再乱的社区也能变成幸福家园。”王二明说。
夕阳下,孩子们在整洁的巷子里追逐嬉戏,老人们在“说理堂”外的紫藤架下喝茶聊天,一幅和谐画卷正在何庄徐徐展开。
相关文章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群众对邪教的认知,增强辖区居民防范邪教的意识和能力。近日,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南庄路社区积极组织并开展“反邪宣传进社区、筑牢思想‘防火墙’”一系列反邪教宣传活动,引导居民远离邪教、防范邪教。党员、楼院长带头、“对邪教坚决说不”社区组织社区党员、楼院长们召开“对邪教说不”反邪教宣传
四月的春风吹过古城墙的砖瓦,法徽在春日中折射出更璀璨的光芒。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法官干警们的制服沾染着社区广场的槐花香、校园操场的青草味,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邃内涵化作市井巷陌的烟火叙事。从“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的千年箴言,到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动实践,在这个四月,西
团结巷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网格治理为支撑、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坚持问需在一线、谋划在一线、破题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在为辖区居民办实事中践行初心使命,切实解决好辖区居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初心领航,把稳治理“方向盘”。把“大党委”的建设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实现“事务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
为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开展就业促进行动的部署要求,全力挖掘政策性岗位资源,按照2025年全区首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安排,针对首批招聘计划中的空缺岗位,在招聘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现开展1+N补充招聘工作,共计划招聘2502人。此次补充招聘面向参加2024年11月2日全区分类笔试联考且笔试成绩达
在浓香型白酒中,尖庄以独特的酿造技艺和非凡的品质,彰显了粮食酒的至高荣耀。这不仅仅是一瓶酒,它是每一粒粮食在阳光雨露下修炼的结晶,是优质品质与时光沉淀的完美交融。尖庄的酿造,始于对粮食的无比尊崇。每一粒高粱、每一颗小麦,都是大自然精心培育的瑰宝,承载着天地的恩赐。可以说,粮食不仅是酿酒的原料,更是酒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虎门站一旅客跳向正进站的列车车头,广铁通报:男子已无生命体征 04-16
2 网红大IP创作团队“混知”揭秘漫画科普创作,这场“绿书签”活动干货满满 04-16
3 自然之美的追寻者——对话蜻蜓摄影师"立春" 04-16
4 浙江义乌“标准进市场”覆盖率超九成 助企前瞻外贸风险 04-16
5 (经济观察)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投资引擎动力增强 04-16
6 韩国企业在美国申请饺子外观专利,竟然通过了 04-16
7 纺织观察|成交“价跌量增” 市场显现回暖势头 04-16
8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多方面简介 04-16
9 如何在电脑禁用端口 04-16
10 邮储银行陇南市分行全面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