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百科 手机版

达茂有戏——二人台艺术传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56:00    


锣鼓梆子震天响,琴瑟和鸣诉情长。在达茂旗百灵庙镇,悠扬的曲调每日午后准时从社区活动室飘出。这里活跃着一支特殊的二人台表演队,队员们的身份各异——厨师、个体商户、退休职工……他们并非专业演员,却因对传统艺术的满腔热忱,在柴米油盐的生活间隙换上戏服、拿起乐器,守护着这门民间艺术。



小饭馆老板李二秀是表演队的“台柱子”。每天收摊后,她总是一路小跑赶往排练场,围裙都来不及解下。“白天掂炒勺,晚上唱戏文,手上粘着油花子,心里惦着曲牌子!”她抹一把额头的汗珠,笑声爽朗。在表演队里像李二秀这样的队员不在少数:贾巧枝自幼听着二人台长大,退休后重拾年少梦想;张贵英在辅导孩子功课的间隙,时刻不忘捧起戏本子。



这支最初只有三五成员的“草台班子”,在百灵庙镇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如今他们不仅拥有了专属排练场所,更成为当地民俗表演的“金字招牌”。每当锣鼓声起,总能看到台下观众和着曲调打着节奏,有人甚至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吼上几嗓子——这也是队员们最骄傲的时刻。“每次在唱曲的时候看到观众投入的样子,我们也会更加卖力地表演,就觉得每天的排练都有了意义。”队员们在休息间隙跟记者分享道。



面对观众的热烈反响,队员们在欣喜之余更添隐忧——团队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新生力量却青黄不接,如何让表演队更好地办下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二人台的甩腔、走场都得下苦功,现在年轻人接触得少了,我们不想让它消失。”队员贾巧枝说着队里的情况。面对现状,他们主动求变,鼓板师傅高连喜把演奏拍成抖音短视频,贾巧枝跟着队员们一起尝试将流行歌词填入传统曲牌……让传统艺术触达更多观众。“只要有人喜欢,我们会一直唱下去。”队员张桂英坚定地说。



“二人台的唱腔表演都需要学习,我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并喜欢上它。”敲了几十年鼓板的高连喜说话时,手上的老茧在阳光下泛着光。这群用业余时间“种文化”的普通人,正以最质朴的方式证明:只要心中那盏坚守的灯还亮着,二人台艺术就能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悠久的艺术也能找到新的土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