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百科 手机版

央视网揭露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纠纷:车厂承诺免费权益悄悄变付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6:52:00    

IT之家 4 月 14 日消息,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众多家庭的“新宠”, 与此同时,相关服务纠纷也随之攀升,央视新闻今天便报道了一系列消费纠纷事件,主要涉及汽车承诺的免费功能悄悄变成付费、厂商过度宣传智能驾驶、部分品牌汽车售后维修困难等。

央视网援引一位浙江杭州程序员方先生例子,他的车机屏幕曾反复弹出一条提示 ——“方向盘加热功能需付费订阅”。这辆标榜“全功能预埋硬件”的新能源车,在购车时承诺“您买车时看到的功能后续免费开通”,如今却成了“付费特权”。方先生后来查询发现,购车合同条款中写着“部分功能可能需另行开通”,“这分明就是文字游戏”。

对此,湖南高新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受汽车行业价格战、“新旧款迭代纠纷”等影响,部分新能源车主反馈刚提新车不久,车企就推出新款车型“背刺老车主”,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种现象是往年鲜见的。

在智驾方面,多名受访的新能源车主称,一些新能源车企在营销策略上各显神通,为吸引眼球夸大智能驾驶功能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自己的实际体验与心理预期存在显著落差。

IT之家注意到,央视新闻援引林女士例子,有一次林女士例开车行驶在快速路上,车辆在开启“L3 级自动驾驶”时未能识别施工路障,险些撞上隔离墩。“宣传时说‘解放双手’,出事了却说是‘辅助驾驶’。”她向记者展示其购车时的宣传视频,画面中的字幕写着“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而在维修方面,一些新能源车主正面临“维修难、维修贵”问题。

上海车主郑先生的新能源车前不久电池续航骤降 30%,尽管购车合同注明“电池健康度低于 70% 免费更换”,但车企检测报告称“电池正常衰减,未达更换标准”。更令他气愤的是,他发现检测设备竟由车企提供,“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公平性何在?”

此外,还有一些新能源车主遇到问题想要维修,却连厂家都找不到了。

广东新能源车主刘女士的某新势力车型已停放两个月。车企突然破产后,车门电子锁故障导致车辆无法启动,4S 店的电话已成空号。“官方 App 还能显示车辆状态,但维修预约按钮已变‘灰色’。”她苦笑道。

央视网表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成长的烦恼”。相关部门和企业需积极作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